第160章 陛见

“诸王会议,咱们接触不到,外围消息也打探不到。”

“不过,诸王会议后,智郡王召见了吴贵人之父,户部侍郎吴天佑。”

“就在今晚,吴天佑先到隆盛昌银号,呆了两刻时间才出来,然后就直接坐轿去了荣国府。”

“先入荣国府,然后从宁国府出来,前后耗时大半个时辰。”

“出门时,是贾赦,贾政,贾珍三人一直送到大门外。”

“众人都是满面春风,隔着老远都能看到这些人都面带笑容。”

“今天下午,还有户部职方司的人过来看总号,几家分号也有户部的人过来,打听咱们有多少车,多少人手,运输极限有多大,伙计们都没细说,含糊应了。”

烛火摇曳。

周致诚坐在贾芸对面,手中拿着小本子,上面是硬笔写的各种符号。

这是贾芸教给周致诚和暗堂成员的速记法,加上一些密码符号。

外人就看到了也不懂什么意思。

对情报记录和传递来说,用处极大。

周致诚一条条的说着。

贾芸也是静静聆听。

到最后,贾芸敲敲桌子,说道:“暗堂是什么意见?”

暗堂不止周致诚。

整个堂分为潜伏组,听风组,收风组,还有行动组四个组。

每个组都有大伙计负责。

周致诚是负责和贾芸交接,并且统筹资源和人力配置。

各组的细节他不管,只要成果,和贾芸一样。

整个暗堂,核心成员已经过百人,都是小组长级别。

批下去的活动经费也是一年超十万两,也是贾芸现在麾下最花钱的部门。

用的钱甚至超过了马车制造。

当然这也不是常态,早期构筑基干花钱多很正常。

接下来制造部门,工程部门,还有战斗部门,花钱肯定还是要超过情报部门。

这样的砸钱之下,暗堂的发展极快。

基干人员过百,外围人员已经有数千人之多。

除了在京城,附近的几个重要军镇和省会大城也开始有了分支。

这也是贾芸在塘马抵达的第二天,大抵就知道了蓟镇的情报。

不比朝廷太多。

只是具体情报,因为那边的人手较少,也只能是知道个大概。

但已经够用了。

加上诸王,户部,贾家……

这一条线索连起来,基本上脉络是相当明显了。

“致诚,你怎么看?”

贾芸心里明白,但还是要考校一下周致诚。

周致诚深吸口气,沉声道:“应该是咱们马车行的收益被人上了眼,最近两个月,经常会有人过来打探,咱们虽是小心,但对方只要看出去多少车,过来多少客户,走多远,很容易就能算的出咱们能赚多少。算的出来咱们赚的多,动心思的人就多了。若是没有蓟镇这档子事,只怕对方还要忍着。一则,东主文名满天下,不是那种无名商家。二来,车行的技术他们学不走,也怕东主砸锅,凭白脏了手弄不到好处。三来,东主你简在帝心,皇帝连殿试题目都是用的东主的两论,这事人人均看在眼里,所以等闲人也不敢动咱们贾记。但这一次是蓟镇危急,甚至京师都有可能受到围困,这么大的困局,就算天子要护着东主,这事出来,有贾家的长辈自愿上交车行,又有外敌威胁,名正言顺,正大光明,就算皇帝也会顺水推舟,毕竟到了户部就算朝廷的,对朝廷社稷都大有好处……这一次的谋划很厉害,比贾珍那一伙强的多了,按我估算,主谋者应当是智郡王,拍板的是廉亲王。”

“嗯,你想的差不多,细节和最后的推断都不错。”

得到贾芸肯定,周致诚脸上也没多少笑容。

毕竟现在是贾记的大危机。

书局赚的虽多,但养不起太多人手。

车行,镖局,才是贾芸壮大势力和实力的最好办法。

现在放眼看去,除了诸王惦记,暗中窥探打主意的勋贵想来也不少。

加上文武官员,还有潜伏的金沙帮。

贾记和贾芸真的是四面受敌。

好在车行镖行出现后,贾记的实力也是与日俱增。

再给贾记半年时间……

车行规模要膨胀到好几万人的规模,并且大规模承接官府的运输生意。

谁动车行,影响了几十个府州,几百个县的运输,还有地方的工商贸易,人员往来,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。

整个北方会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。

堪比小半个漕运。

那时候就算是诸王也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和黑锅。

贾记无疑就要安全许多。

现在这个时间被人觊觎下手,也是被对方抓到了一个时间节点。

贾记是壮大了,但还没有壮大到杜绝一切觊觎和野心窥探的时候。

贾芸也是叹了口气,说道:“好在还有谈判的可能,要不然还真麻烦。”

周致诚脸上也是露出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