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政毕竟是国公嫡子。
吴天佑的家世,相比贾家是差的很远。
贾珍却是圆融的多,他和官员打交道多,知道户部侍郎实权原本就重,吴天佑又有宫中的关系,便是尚书也给他几分面子,此人又面和心黑,不是好相与的,绝不能怠慢。
是以进门之后就是长揖赔罪,极为恭谨。
吴天佑满脸笑容的站起身来,拱手还礼道:“贾世兄这就过了,我吴家和贾家是通家至好,是以我才不告而来,若是这般客气疏离,那我可要告辞而去了。是不是,赦翁,政翁?”
贾赦和贾政原是要坐着不动,此时也只能起身笑道:“佑翁说的极是,咱们两家都有人在内廷,元春和吴贵人也是素来相与的极好的,两家至好,原不必这般生份外道才是。”
贾珍心中更是诧异之至。
这吴家新贵,又是文勋一脉,向来和贾家没甚往来,更不必谈交情了。
此时却是好的如同穿一条裤子一般。
待贾珍落座之后,贾赦方主动道:“佑翁前来,也是奉了廉亲王,智郡王和诸王的王命!如今,兵事急迫,三屯营三面受敌,蓟镇拼命全力,勉强能保持驿道还通着。但虏骑大至,驿道被断是迟早的事!所以现在最为要紧之事,还是赶紧要送粮到蓟州,遵化,三屯营等地。朝廷历来送军粮是按时节征发徭役,以沿途各府,州,县的百姓肩挑手推送往各军镇,比如敕令河间府送居庸关,大名府送承德府并古北口,真定府送喜峰口,如此不一而足。但承平之时,可以从容征发徭役,现在战机可能就在十天八天之内,一旦错过,合围之后想送粮过去就是千难万难,各军镇都是守的雄关要隘,只要有粮,虏骑想要硬攻绝无可能,所以现在军粮竟是关系到大周社稷国运的重中之重……”
贾珍越听眼就是越亮。
他已经彻底明白了。
这是要征贾记车行啊!
关系大周社稷安危!
这顶大帽子扣下来,贾芸敢不从?
平常时候,大家都要讲究吃相,包括朝廷乃至天子。
总不能以朝廷和天子强夺百姓资产,这传到后世成什么体统?
历朝历代,除非臣下犯错,要不然总得师出有名。
没有说哪个皇帝肆意抢臣下财产的。
贾芸的车行已经颇具规模,万人以上的大车行,从车辆的技术,到工匠制造,再到日常管理,收货送货,拼车发货等等,光是管理流程就叫人觉得异常复杂。
这也是贾芸有意为之。
减少别人的觊觎之心。
越复杂,懂的人就越少,自己和车行就越安全。
但车行的规模大了,有心人也是多了。
通过送货的价格,数量,距离,很容易就能算的出车行的利润。
月入超过十万,虽然还是往少了算了,这个数字也足够亲郡王级别的势力上心,并且出手了。
吴天佑就是秉承廉亲王,智郡王等人之令而来。
此人并不是廉亲王一党,也不是义忠亲王一党。
说起来他女儿是贵人,当然应该是帝党。
不过此人之前在内府也做过侍郎,擅长的就是左右逢源,哪方势力也不得罪。
最要紧的还是自己捞钱。
内府,户部,都是捞钱的好地方。
吴家也是捞足了,短短二十年,积累的财富不逊于贾家这样的老牌贵族。
省亲之时,各家中最先决定盖省亲别院的,就是吴家。
这一次说是奉王命,其实也是吴天佑打算在车行里插一下手。
他是户部侍郎,贵人之父,占大股不可能,占个小股,一年分上几万银子还是极有可能之事。
这也是吴天佑不辞劳苦前来的原因之一。
贾家主动提出来,和户部强行征调这是两码子事。
有贾家这几个主动上奏,提议朝廷征收车行,大义上都过的去了。
便是隆正帝,心里肯定不舒服。
毕竟皇帝是要护着贾芸的。
但皇帝就真的对车行没兴趣?
收归户部或是内府,此后朝廷有了马车利器,不知道要节省多少开销!
这也是吴天佑敢应承此事的原因所在。
皇帝会恼,但不会真的恼。
这里头分寸要拿捏的相当巧妙才是。
这也是贾家这几个,必须要出头的原因所在。
“贾珍明白了。”
贾珍抱一抱拳,脸上露出为难之色。
沉吟片刻后,贾珍才道:“吴大人,不是贾珍推托,革贾芸出族之事,贾家和贾珍都是令陛下极为不喜。这个当口,贾珍和贾家强行出头,明眼人都瞧的出来是怎么回事,贾珍倒是无所谓,就是贾家的风评,必定会更加不堪……”
吴天佑笑道:“贾将军何需顾虑太多?这世道,嘴巴长在人身上,随他说好了,咱们只要实际好处,一些人说说怪话,何碍于贾家和贾将军呢?至于车行交给户部,贾家和贾芸当然还要留给股份,不然拿什么拦天下人之口?咱们尚书和侍郎都计较过了,此后一切经营交给户部职方司来管,贾芸不用出一文钱的本钱,只要交出马车技术和现有的一切,此后车行给他三成干股,每年年底户部会给他分红。至于贾家,咱们就不按几成来算,宁,荣二府,每年各三千两。赦翁,政翁,每年各三千两,贾将军这里,也有三千两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贾珍这才恍然大悟!
怪不得,向来不太见外人,懒得动弹的贾赦这一次也跟着过来了。
这肯定是吴天佑事前就透过底。
这一次给贾家的好处不小。
宁荣二府各三千,就是六千两。
这是公中的银子。
贾赦,贾政,贾珍各三千,又是近万银子,但这却是给他们各自的私房银子。
不少了。
贾政的月例银子也是二十两。
贾家两府光“丁”就有好几百。
每个丁代表一个成年男子,也代表一户,每一户最少四五口人。
贾家两府的家生子奴仆得超过两千人。
人太多了,导致凤姐在内的很多主子都表示要放一批人出去。
也就是说解除奴契,贾家不卖人,转卖有损形象,也卖不到几个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