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磐石

黑色洪流如同汹涌潮水,扑打在车阵之上。

但车阵却如坚固如磐石,纹丝不动。

车阵前的盾牌手高举一人多高的长牌,挡住了射向长铍手的箭矢。

也有相当多的长铍手被车身掩护着。

大量的箭矢落在车身上,射出一个个孔洞,却并不能造成致命伤害。

四轮大车的车身镶铁部件相当的多。

论防护力,不比当年戚继光打造出来的镶铁偏厢车差。

而车队内的弓手也在射箭还击。

虽然人少,但这些弓手全部是山民猎户组成。

彪悍勇武射术高明不逊北虏骑手。

他们又用的是步弓,劲力超过敌骑骑弓很多。

又有大车遮蔽身形当掩体,所以虽二百多人,但对面的虏骑也是在不停的坠落下马。

看起来居然不比周军的火器威力小。

可惜的就是人数太少……

造成的杀伤着实有限。

冯唐已经率部向前,再次对冲。

此时还是忍不住看着车队那边,心中七上八下,委实难安。

但不论如何,看到虏骑一时不能得手,冯唐内心满意之余,也是极为诧异。

要知道,平民和军队,完全是两个概念!

秦末,陈胜吴广斩木为兵,打响了推翻秦朝的第一枪。

但最后成为主帅的是楚国贵族项羽,楚国王室为盟主,各地盘踞势力,多是昔年六国的王族,贵族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包括刘邦,也是以极强的地方势力起家。

刘邦虽只是亭长,但萧何是县中大族,曹参也是县吏,樊哙等人要么勇力过人,是有名的游侠,要么也是地方豪强,颇有实力。

刘邦一起兵,就拉出数千人,而且很快编组成了军队,不再是一团散沙的农民军。

这就是有官,有吏,有将,有豪强的好处。

平时他们就擅长管理,起兵之后,相比农民出身的草根,管理壮大,得心应手。

西汉末也一样,起兵是绿林,赤眉。

得势的还是地方豪强,不光是刘秀,其余各大势力也一样都是皇族,贵族。

东汉末,黄巾起事,得势的还是豪门世家。

袁家,四世三公,曹家,夏侯家都是高官显贵和地方豪强,就算相对草根一些的孙坚也是地方豪强出身。

公孙家,幽州豪强,刘表,刘璋,都是宗室中的显贵出身。

只有刘备,空顶个宗室名头,其实真是草根起家。

隋末,也是一样,声势浩大的农民军是灭隋主力。

最后摘桃子的是出身关陇的贵族李家。

赵大,赵二兄弟就是军功贵族,高门大将。

以草根得天下的,只有朱元璋一人,可见其个人能力之强,也可见得天下之难。

前明末年时,明军已经烂到对八旗每战必败。

但一直到崇祯十五年,农民军才能在正面战场击败明军主力。

也就是朱仙镇之战。

打那之后,明朝才真正有亡国之象。

因为明军主力在正面也打不过农民军了。

十几年时间,李自成才打造出一支能正面击败明军主力的军队。

不是李自成废物,其实此人也是人杰,屡败屡起,最惨时身边只有数百骑。

但此人性格坚韧,再大的挫折也是不惧,总能从逆境中再起。

这和早前的农民军颇有不同,很多农民军是一打就散,再难复起。

也是和八旗入关有关,多次明军主力击败李自成,张献忠,正要穷追猛打时,八旗入关了。

明军精锐主力北上,又被八旗所灭。

李,张二人获得喘息机会,再次奋起。

但就算如此,也是历时十几年,经历无数次激战,方有一支真正能战的军队。

而冯唐等人怎么也想不通……就眼前这一伙赶车的,保镖的,护村的,当着数千骑兵近距离来回奔腾驰射,是怎么稳住阵脚不乱的?

就算有车阵,也未免太过玄奇了些!

“杀!”

“破虏!”

此时多想无异。

眼前数千虏骑也是再度集结。

双方又是再次撞在了一起!

这一次,周军骑兵更为轻松,眼前牧民已经丧胆,勉强集阵而已。

周军长枪大戟在前,腰刀佩剑在后,人人均是浴血杀出。

纵马迂回,转身再看,虏骑残兵已经不再收整队列,而是冲过之后,直接向北逃窜,或是乱成一团。

冯唐面露喜色,可以分兵去救车队了!